“我们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也非常不理解,首先我们这个地方近期没有发生疫情,其次,对于普通市民每周进行一次常态化核酸,还要求我们自费的要求,我们确实觉得有些劳民伤财,且没有意义。”5月28日,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市民李先生(化名)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当天下午收到这个通知后,身边的人都在疑问,为什么要让我们自掏腰包进行常态化核酸。
微信公号健康阆中图
5月28日下午,健康阆中微信公众号发布“阆中市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公告”,公告中表示,“我市从2022年5月30日起有序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由乡镇(街道)按工作方案有序组织辖区居民到指定核酸检测点自觉自费检测(3.5元/人次)。”公告发出后,便引起众多关注。
关于近期网上舆论非常关注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5月26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
“该行为明显存在一定的违规情况,但可能地方财政确实没钱了。”一位医保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于2022年5月28日晚致电阆中市人民政府,其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情况,我们不知道。”随后又表示可以致电“卫健局”,让他们解释一下,并提供了电话号码,记者再次致电,工作人员随即要求记者“传一份核酸检测费用由财政承担的文件”,并表示,“我们也向上级反映了,他们要求我们有文件,他们说也是依照上面的规定执行,你跟我们说也不起作用。”并再次提供给了记者一个电话。
5月29日早上,记者致电上述号码,其称自己为卫健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并表示:“这个事情本来就要自费,政府承担不起,不可能一刀切,我们只是执行指令。”
据财新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5月12日撰文指出,虽然核酸检测价格一降再降,但常态化核酸检测仍可能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压力。由政府兜底开展全民免费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或许能降低频繁封控城市带来的经济损失,但对各地财政带来的考验也需引起重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财政能力或许能承担起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高额成本,但中小城市本就面临着较大财政压力,如果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就可能需要额外的财政工具给予支持。”许光建撰文称。
29日,四川南充阆中发布核酸检测补充公告,将“5月30日—5月31日48小时内完成全市乡镇(街道)第一轮常态化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调整为“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自愿检测”。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严格审批进口设备,
提升国产医疗设备采购比例!
近日,深圳市 发改委、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明确,要 建立创新药绿色通道,在市药品和医用耗材交易平台开设绿色通道,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创新药品及医用耗材按规定实施挂网采购,实行“随报随挂”, 支持创新药品及医用耗材及时入市销售。
另外, 扩大消耗型抗疫产品储备应用 , 卫健部门、公立医院等 加大核酸采样物资、检测设备及 试剂采购规模,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00万管/日 。
并且,措施还要求: 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采购比例 ,落实国家医疗设备采购政策,严格审批进口设备,加大国产医疗设备推广力度。
这一轮疫情冲击之后,市场复苏迫在眉睫,然而 市场就那么大,国产医疗设备采购比例提升后,进口设备的采购比例自然就会下降 ,措施一经公布,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国产医疗设备在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137种医疗设备100%采购国产!
对于深圳市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其实早有预兆,广东省财政厅此前就已提出,要积极 推进省级医疗机构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占有率 , 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而深圳显然也不是第一个这样要求的, 杭州市 财政局也 曾发文 鼓励和支持国产自 主创新,加快推动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
拟采购的产品有国产同类替代产品的或已采购同类进口产品数量满足相应需求的, 原则上不得采购进口产品。
不仅如此,杭州市还要求,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总额自2021年起三年内, 年均下降10%以上。 简单来说,就是硬性要求3年内 必须将进口产品的采购总额下降30%以上,可以说是非常“刚”了。
另外,在去年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 (未公布) 》中,还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 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
其中, 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 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 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 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
毫无疑问,随着一系列文件的下发, 全国范围内限制进口医疗设备的闸口正在加速收紧。 尽管差距仍在,但随着政策导向的干预加强,国产与进口的争夺战正呈现新的动向。
可以看到,在各种政策的加持之下,我国的医疗器械国产化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据众成数科统计,2017-2021年期间,全国各省份持续发力推动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其中, 江苏省医疗器械国产化率突破50%的品类数量最多,共489项;而湖南省医疗器械国产化产品增幅最快,达到了307% 。
而这,仅仅是开始,国内市场终究是要把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数据来源:JOINCHAIN®众成数科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2022年05月31日
下一篇
四川阆中:常态化核酸费用政府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