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相关产业链上,赚钱的不仅有核酸检测机构,还有核酸采样屋基建。
近日,河南省政府采购公布了“河南省双人便民核酸采样屋采购项目(一批)成交结果公告”的文件。
文件显示,一家名为海乐苗(郑州)智能物联有限公司的企业中标了河南省双人便民核酸采样屋采购项目,成交金额为单个采样屋46800元。
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5月7日,在中标上述项目11天之前。该公司是海乐苗(青岛)智能物联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海尔生物的子公司,持股70%。
据了解,目前海尔生物安全采样工作站日产能不断攀升,医疗安全采样工作站已在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城市,500多个区县,5000余家医院、疾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人员密集区域应用。
根据《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0版)》要求,各地正按照就近、便民、常态、科学的原则,在居民区、交通场站、办公区域、大型商超、大型户外场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周边、大型建筑工地等场所合理配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提高居民核酸采样便利度,郑州市先行先试,5月底启动,其他省辖市6月底前建立工作机制。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人口密集,原则上按主城区每2000人设置一个采样屋。按照计划,郑州市要建4000多个“便民核酸采样屋”,设置在城区各处人员密集、流动量较大的区域。
据河南日报报道,郑州市、洛阳市等主城区人口密集的城市,按主城区每2000人设置一个采样屋;其他省辖市和县(市),按主城区每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屋。鼓励人员总数超过2000人以上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监管场所等自建核酸采样屋,纳入属地统一管理。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严格审批进口设备,
提升国产医疗设备采购比例!
近日,深圳市 发改委、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明确,要 建立创新药绿色通道,在市药品和医用耗材交易平台开设绿色通道,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创新药品及医用耗材按规定实施挂网采购,实行“随报随挂”, 支持创新药品及医用耗材及时入市销售。
另外, 扩大消耗型抗疫产品储备应用 , 卫健部门、公立医院等 加大核酸采样物资、检测设备及 试剂采购规模,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00万管/日 。
并且,措施还要求: 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采购比例 ,落实国家医疗设备采购政策,严格审批进口设备,加大国产医疗设备推广力度。
这一轮疫情冲击之后,市场复苏迫在眉睫,然而 市场就那么大,国产医疗设备采购比例提升后,进口设备的采购比例自然就会下降 ,措施一经公布,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国产医疗设备在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137种医疗设备100%采购国产!
对于深圳市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其实早有预兆,广东省财政厅此前就已提出,要积极 推进省级医疗机构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占有率 , 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而深圳显然也不是第一个这样要求的, 杭州市 财政局也 曾发文 鼓励和支持国产自 主创新,加快推动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
拟采购的产品有国产同类替代产品的或已采购同类进口产品数量满足相应需求的, 原则上不得采购进口产品。
不仅如此,杭州市还要求,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总额自2021年起三年内, 年均下降10%以上。 简单来说,就是硬性要求3年内 必须将进口产品的采购总额下降30%以上,可以说是非常“刚”了。
另外,在去年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 (未公布) 》中,还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 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
其中, 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 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 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 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
毫无疑问,随着一系列文件的下发, 全国范围内限制进口医疗设备的闸口正在加速收紧。 尽管差距仍在,但随着政策导向的干预加强,国产与进口的争夺战正呈现新的动向。
可以看到,在各种政策的加持之下,我国的医疗器械国产化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据众成数科统计,2017-2021年期间,全国各省份持续发力推动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其中, 江苏省医疗器械国产化率突破50%的品类数量最多,共489项;而湖南省医疗器械国产化产品增幅最快,达到了307% 。
而这,仅仅是开始,国内市场终究是要把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数据来源:JOINCHAIN®众成数科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2022年05月31日
下一篇
核酸采样屋4.68万元/个,成立11天公司中标河南省大单!